
游川东古镇–石桥镇!
- 玩
- 民俗文化
- 摄影
- 古镇
- 出发地:达州市
- 出行时间:2017-03-02
- 人均消费:100-200元
2017-03-02 09:15:00
石桥古镇简介!
石桥古镇属于川东地区,地处达州市铁山以西,距离城区61km。南边紧邻渠县,西边紧邻营山,北边通平昌,巴中。一直以来,被称为达州市的西大门。达八路省道东西贯穿而过。此乃达州市西区之重镇和物资集散之地。


沿途风景!
早上九点半,几位车友相约一起出发前往石桥古镇!经常有人说最美丽的风景在路上。今天带大家也看一看路上的风景。









到达古镇
通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。我们终于来到石桥古镇。因为镇内有河,河上建有多座石拱桥,故取名石桥。据达州县志记载:春秋属于巴国,秦汉归属于益州。汉代开始建场,宋元兴盛!可惜在明末的时候,毁于战乱。在湖广填川的时候,移民开始复建。现保存比较完整的列宁街,花市街等老街11条。庭院相接,建筑参差,延绵数里。整个古镇街面全部用石板铺路,木板结构墙壁,青瓦层面,全长694米,有210间街房。其中最为显眼的是有四座清代牌坊横跨列宁街。全部用的是仿木结构的石碑坊,古仆隽气,雕刻精美,重檐半拱,尉为壮观。









列宁公园!
为了彰显红色教育基地!为了更好体现古镇的风彩!为了响应国家的号招,将古镇列入川,陕,渝红色旅游经典区。特别在入口处新建了一座公园:列宁公园!









列宁街!
石桥列宁主义街,简称列宁街!1933年底,红30军政治部进驻石桥镇。展开宣传工作,并书写标语口号,雕刻宣传标语,进行街头乡场宣传表演。从此这个千年古镇,注入了一个全新的生命:当时的苏维埃政权中心。他见证了,记录了中国工农红军,领导无产阶级劳苦大众,为推翻旧世界所走过的战斗历程!2005年被国家旅游局正式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区。并被省政府纳入川陕渝红色环形旅游金三角。整条街由东向西,一字排开四座仿木结构的石牌坊。上面都雕刻有红军标语。所以红军标语跟石牌坊是离不开,分不开的。也成就了中国红色第一街。所以我们今天就按这四座石牌坊来介绍石桥古镇。


第一道牌坊:许氏牌坊!
这是一座贞洁牌坊!只有当时的官家才有这种待遇。整座石牌坊,刻上了很多红军标语!有活捉杨森,平分土地,阶级斗争等多幅标语!为这座石牌坊平添了不少的神秘色彩。









第二道牌坊!
这道牌坊因刻有列宁二字。造就了列宁街享誉中外。红军标语众多!其中有建立苏维埃政权,刘湘是帝国主义的走狗等多条标语,被誉为中国红色第一街!









红九军政治部
这是红九军当年生活战斗过的地方。如今基本上已经看不到他们的痕迹了。唯独留下的一张桌子,两把椅子。让后人们缅怀!









第三道牌坊:李氏牌坊!
这是一座孝节牌坊!歌颂一位妇人李氏,为人妻,尽孝道的歌颂牌坊!这座牌坊一样刻满了红军标语!









第四道牌坊:汪氏牌坊!
这又是一座孝节牌坊!歌颂的是徐家汪氏的美德!上面一样有红军标语!









传统民俗
火龙!石桥古镇火龙闹春已连续千年。整个活动贯穿了从请龙,龙点金,龙请水,烧火龙,最后送龙。来庆祝送劳动人民的丰收年!希望来年风调雨顺!每一年的正月11到正月15。太阳落山掌灯时分,整个古镇火龙飞舞,烟花满天飞!不管男女老少,都参与在其中!翻山铰子!那是一种民间艺术,起源于石桥古镇境内,流传于大巴山区达州市巴中市所辖部分县市区的一种汉族民间舞蹈!他是由清朝咸丰年间石桥镇的民间艺人冯白仁首创的。经过五代传承,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了。
达州市达县文兴街红军文化!
1933年10月,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徐向前总指挥的率领下。发动了著名的宣达战役。直逼盘踞在达城的川陕边防驻军刘存厚部的老巢。红九军十一师由政委叶成焕,师长陈再道带领部队,从巴中,平昌挥师南下。率先屯兵石桥镇。并且解放了邻近九乡八场的劳苦大众。并迅速的建立起名十级苏维埃政权。一方面扩红,扩大军事力量!另一方面,广泛宣传,在四座石牌坊上面雕刻宣传标语!今日才有性保存下来!今天的游记就分享的这里!多谢围观!
达州市达县文兴街